思春期及惱人的白帶
年經人無月經,小心早發性卵巢萎縮
在德謙醫院最近門診的患者中,有部分患者是因月經沒來而求助於醫師,其中有不少比率是主訴月經沒來超過四個月以上,而這些患者的年紀也都不大(非更年期族群),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月經沒來呢?
月經沒來稱為無月經症,可區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。無月經症的原因很多種:(1)解剖學上的缺陷:先天性無子宮或子宮發育不全,處女膜閉鎖。(2)原發性性腺機能低下:染色體異常,早發性卵巢萎縮。(3)下視丘因素:機能不良。(4)腦下垂體因素:腫瘤。(5)其他內分泌腺體疾病。其中「早發性卵巢萎縮」最常被人所忽視。
早發性卵巢萎縮的診斷可分:(1)月經超過四個月以上沒來。(2)濾泡刺激素大於40IU/L以上。(3)發生在40歲以前。造成的原因有:一、原本生殖濾泡數目即不足:性腺發育不良。二、生殖濾泡加速萎縮:X-染色體疾病、化學治療、放射線治療。三、濾泡功能不良:酵素缺乏、自體免疫疾病。
早發性卵巢萎縮在35歲以前的發生率約1/250,40歲以前約為1/00。此種症狀並非指卵巢機能完全喪失,而是指卵巢機能不正常。因此這些患者可能會間歇性的分泌女性荷爾蒙、排卵;某些人甚至可以自然懷孕。早期診斷早發性卵巢萎縮也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,因為有近三分之二患有早發性卵巢萎縮的年輕女性,其股骨頸的骨質密度低於同年齡的族群,因此對於此症狀患者的評估與診斷需更加謹慎與積極。
◎如何診斷與評估「早發性卵巢萎縮」呢?
- 病史:雖然約有90%的患者找不到其致病原因,但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評估仍然很重要。包括:(1)缺少女性素的症狀:例臉部潮紅、陰道乾澀、性交痛等。(2)卵巢是否曾開過刀?或接受過化學或放射性治療。(3)自體免疫的疾病:甲狀腺機能低下、風濕性關節炎、第I型糖尿病、副甲狀腺機能低下、重症肌無力等。(4)家族中是否有此症狀的親屬。
- 基本的血液生化檢測:懷孕檢測、泌乳激素(Prolactin)、濾泡刺激素(FSH)、女性素(E2)。
- 其它檢測包括:抗腎上腺抗體、甲狀腺刺激素、甲狀腺素、細胞染色體檢查等。另外卵巢超音波與腹腔鏡檢查及卵巢切片檢查,亦可做輔助性的診斷工具。
治療目標:
(1)維持正常月經週期(2)改善臨床症狀(3)改善情緒障礙(4)達成生育目的
治療方法:
(1)荷爾蒙治療(2)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若患者本身卵泡沒有發育,則有賴損卵
此外,部分被告知可能是早發性卵巢萎縮的患者,有些會有情緒及精神上的不安及焦燥,因此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和情緒上安撫也是非常重要。切記,早發性卵巢萎縮並非絕症,它還是可能有自發性的月經來潮、排卵甚至懷孕的機會。最後吳振銘醫師建議,若女性在四十歲以前,月經週期超過四個月以上沒來,血液中濾泡刺激素上升,女性素減少,便有可能是早發性卵巢萎縮的患者,建議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。